在這裡真實的剖析自己好像不是明智之舉,不過我一直相信只要願意承認自己的缺陷,就會有人來幫助你,即便在受到幫助之前會接受各種異樣的評論。
這兩天剛好看到煙斗客的blog,這篇文章深深的讓我覺得當頭棒喝,很巧的,我又看到Around 40的日劇,裡面講到了心理諮商,還有面對自己。這大概是一種hint,提醒我即使無法逃脫也要去面對,才能活在當下。
我家大概在我大二的時候用家道中落來形容是很貼切的,那時候的我也剛好可以出去打工,就開始了我不斷的家教和打工的生活;這些工作的收入都是很不穩定的,所以很長期以來我對於金錢都有著不安全感,覺得這個世界上只有有錢人和窮到死兩種,我沒辦法變成有錢人就會很危險:)
那時候痛苦的當然包括了我的父母和我姐姐,不是只有我而已,也因此我總是希望有一天自己有能力可以負擔得起這個家,可以讓大家都不需要挨餓。一直都是這個信念讓我持續的努力,不管甚麼樣的工作我都覺得可以忍耐。這個單純的想法持續了六七年,直到去年。
前年有一次爸媽來找我,我們三個去大溪喝咖啡,媽媽大概在高興之餘,就說出了他希望幫弟弟存錢買房子,讓弟弟有錢可以結婚。那時候我很生氣的問他那我和姊姊呢?他就說:那是妳老公的事情。那是第一次我跟我媽翻臉,從小到大,我第一次發現自己的付出被當作理所當然。
去年,我的手機壞掉了,我不想再用二手的手機,一天到晚壞掉讓我很不耐煩,我選了一隻一千五百元的手機,請我媽去幫我買。沒想到我媽竟然覺得貴,他希望我花的錢越少越好,那時候我忽然發現了,身為女兒,花的錢越少代表他可以留越多錢在身邊。(一直以來我的薪水都是全額繳回家)我不奢望我爸媽可以幫我存下甚麼錢,我甚至可以用"30歲再重頭來過"來勉勵自己,告訴自己這就是我想要努力的動力。
越來越多類似的事情,讓我常常在晚上自己難過,有一次甚至哭著打電話給蘭姐,我問蘭姐:是不是我賺得太少了,所以爸爸媽媽過的不幸福?蘭姐告訴我:你賺再多也不會夠的。蘭姐阻止了我休學換工作的衝動,鼓勵我繼續念完書。後來我和姊姊討論了很久,決定要控制我媽的金錢,然後也自己開始多存錢。
當你陷下去的時候,即便你覺得這樣做不好,你還是直覺的就會去做,以前我也總是笑江小軒蠢,笑那些人沒用,怎麼連這點事情都看不開?但是當我決定要把薪水拿回來自己管的時候,我覺得自己好像做了會被天打雷劈的事情,我不斷的寫信給蘭姐,問她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?是不是很冷血?即便我媽說盡了各種難聽的話,我還是不回嘴,不辯解,我告訴阿林:我知道這種話一說出口,我自己一定會後悔,所以我選擇不說;我相信有一天我媽會後悔他這樣對我的,我相信她有一天會發現我是甚麼事情都是先替他們著想的。阿林問我一句話:萬一他不後悔呢?
我想了很久,對家裡的付出當然是理所當然,但是父母畢竟不是聖人,我們不能期望他的想法。
看到這一篇,我比較釋懷了,就這樣吧!也許有些人覺得我這樣做很蠢,我媽不會了解的,可是我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好。
陷在洞裡面的時候,一個是永遠的逃避,一個是放下對他的怨懟,當覺得付出不再勉強的時候,也就慢慢的放下牽掛了。(文字摘自菸斗客的Blog)
- Apr 03 Fri 2009 11:59
跳不出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