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學的老師說過學管理第一階段: 見山是山, 見水是水. 第二階段: 見山不是山, 見水不是水. 第三階段: 見山又是山, 見水又是水.
當時的系主任以學習必須要達到: 信/ 雅/ 達的境界才是真正將所學內化, 進而隨心所欲的使用.

開始上管理課程也已經三四年餘了, 今年才開始慢慢了解第二階段的奧義.在學校上課,頂多是見山是山, 見水是水. 因為不管是財務,行銷,人資,策略...到資訊管理, 幾乎每堂課都讓我這個工科學生哇哇叫, 深深了解到位甚麼大家都說人文科學人文科學, 管理真的是一門科學.

同一件事情,有不同的解法跟看法,大家認為的治標治本也不盡相同. 帶過我的高手下指導棋之前都會給我ㄧ句話: 我的方法不見得最好,也是有不同的漏洞跟看法,你參考後還是自己決定,這之後就是你個人風格的處理.
就是因為沒有完美的方法,只有不同的漏洞,所以管理必須保持20%的彈性,並且在實行的時後找出漏洞,用配套措施去補強.更好的管理者在決定方法的時候也看出了漏洞,一併推出相對應的制度補足漏洞以及保持部份彈性,因為等到發現漏洞時,傷害已造成;一次兩次下屬會原諒你,再多幾次他們就會打開104.

這是最近體悟到的見山不是山, 見水不是水. 不是看起來這個人有問題就解決這個人, 不是看到人手不足就解決人手不足, 人性都是好逸惡勞的, 所以需要有制度去緊扣( 我說的不是防堵,畢竟防不勝防,上有政策下有對策)把制度面扣緊了, 會造成的傷害也就不大, 其餘就心理有數即可, 畢竟因噎廢食, 還是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作用.
好久沒有寫管理心得的體悟了:) 下次見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mmer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